首 页 | 我要举报 | 举报指南 | 辟谣课堂 | 真相追踪 | 警示案例 | 网信普法 |
高邮一老人被“公检法”诈骗剧本“洗脑”
2023年04月 14日 14:00 | 来源: 扬州发布
通讯员 费良富 扬州发布记者 黄静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剧本脉络”,想必不少人已经十分熟悉了。但是,近期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又卷土重来,一些独居老年人听闻“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来电,担心事态严重,顿时失去判断力,导致被骗。近日,高邮警方就接到一起类似的报警,好在民警果断出击,及时阻断电诈骗局,为群众保住20多万元的养老钱。针对老年人容易放松警惕的特点,高邮警方发布典型案例和涉老诈骗防范“秘籍”。 典型案例 大妈被骗子“洗脑”,怒斥民警“多管闲事” “民警同志,我母亲可能被骗,刚才突然让我将银行卡、身份证拍下发给她,麻烦你们想想办法,赶紧制止她。”4月的一天晚上10点左右,高邮市公安局车逻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一位辖区村民牛先生(化名)紧急求助电话,称其母亲要求他将代为保管的银行卡、社保卡、身份证等证件拍照发给她。 母亲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牛先生放心不下,反复追问什么用途,可母亲遮遮掩掩不愿吐露实情。牛先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高邮城区,母亲蔡大妈(化名)经常一人独居。“母亲说要证件办点急事,她一再催促我,匆忙之中,我便将证件信息拍照后通过微信发给了她。” 牛先生称,他后来仔细一想母亲好像从来没有过类似行为,加上前期接受过当地警方开展“敲门行动”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担心母亲被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盯上了,随即向民警求助,希望民警能协助上门核实下情况。 情况紧急,必须争分夺秒赶在诈骗分子之前终止这场骗局,不然受害人可能损失惨重。民警挂断电话后,火速赶往了车逻镇某小区,到达现场后发现果不其然,男子母亲正在按照通话语音提示要求尝试输入验证码。“我们接到你儿子的电话,怀疑你遇到了诈骗分子,赶紧给我们讲讲事情的来龙去脉。”民警连忙劝阻,男子母亲蔡大妈(化名)却显得有些不耐烦,“我现在忙着呢,请你们不要多管闲事,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了。” 民警好心劝说,可蔡大妈表现得极为抗拒。民警猜测,其已被严重“洗脑”,仍然相信诈骗分子的套路。其间,蔡大妈还想方设法脱离民警视线给对方回电话,千钧一发之际,民警立马强行挂掉其手机。 民警苦口婆心劝阻,帮助挽回损失20余万元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如牛先生猜测的那样吗?民警向蔡大妈询问起事情的来龙去脉,蔡大妈回忆,“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是上海法院工作人员,还说我涉嫌一起重大的境外洗钱案件。” 一听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蔡大妈顿时有些紧张。“我就是个独居老人,都没出过国,怎么会涉嫌境外洗钱。”蔡大妈刚要解释,就被对方打断了。电话那头的所谓法院工作人员称,这是经过公安机关查明的,案件现已进入公诉阶段,“接下来将邮寄法院传票给你,为了证明你没有参与犯罪,我们按照工作流程与你联系。”“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声称,蔡大妈需配合他们提供身份证等身份信息查询案情并核查银行卡中资金是否合法。 当天,民警找上门的时候,蔡大妈按照对方要求,正准备输入短信验证码进行所谓的“验资”。民警向其分析说,骗子的真实目的是骗取短信验证信息来达到转账的目的,短信验证码很可能就是被骗钱款的数目,且对方会以各种理由让蔡大妈重复同样的操作,直至骗光其卡上所有的钱财。 为了防止骗子不死心继续采取行动,民警见招拆招,立即电话通知牛先生,指导他第一时间通过网上银行APP对其母亲的所有银行卡号进行挂失冻结,避免资金转出。随后,民警继续耐心地对蔡大妈进行反诈宣传,向其讲述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和案例。“法院办案绝对不会出现电话办案、网上办案的流程,也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银行卡等信息验证卡中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的办案流程,更不会出现要求当事人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的情况。”民警提醒蔡大妈。 听完民警的分析,蔡大妈惊出一身冷汗,“万幸民警来的及时,不然我卡上20多万的养老钱就进了骗子的腰包了。” 警方提醒 涉老诈骗花样多,老年朋友请捂好“钱袋子” 近年来,涉老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我市警方梳理发现,诈骗分子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骗局包括:冒充公检法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保健养生类诈骗、旅游类诈骗等。 办案民警分析,蔡大妈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也是近年来颇为高发的,且受害群体以中老年人居多。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谎称老年人或其子女违法,须缴纳罚款、保障金等,以此骗取老年人的钱财。广大市民需要留意的是,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QQ、电话、传真等形式办案,更不会在电话中通报当事人涉案的罪名。“这类骗术具有迷惑性,主要是因为诈骗分子让受害人输入所谓‘验证码’,殊不知这就是被骗转账的数目。”办案民警透露。 “请广大居民提高识别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诱导话术的能力和水平,犯罪分子利用人民群众对于接到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部门的电话的恐慌心理,不仔细思考就轻易地将个人信息发送给对方,从而让对方得手。”针对这类骗局,办案民警提示,凡是索要银行卡、身份证、密码、验证码的,冒充公检法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如果难以分辨真假,自身看清套路有难度,最快最安全的核实方法就是拨打110或与辖区派出所联系。 警方同时提醒广大老年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五不要”,即: 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 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信息的诱惑; 不要拨打陌生电话; 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 此外,子女要常与家中老人沟通交流,互通感情,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共筑老年生活防线。 责任编辑:朱春华 校对:胡迪 审核:肖璐 |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83674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