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我要举报   举报指南   辟谣课堂   真相追踪   警示案例   网信普法  
 

培训机构主动联系退费?当心落入退费诈骗陷阱

2023年03月 28日 18:00 | 来源: 扬州发布

通讯员 周晖 扬州发布记者 黄静

“学员你好!您的‘双减退费’‘课程退费’还未及时领取,过时未领取将视为自动放弃!”看到这样的短信,您是否会心动?其实这是骗子冒充培训机构,以“机构退费”为由实施的新骗术。3月至今,我市共有15位寻求退费的市民落入一种新型骗局,起初小额的“证券认购”确实能退学费,但等到市民认购大额证券时,骗子便声称市民操作失误,导致账户被冻结,进而影响征信、造成重大损失等,从而诱骗市民投入更多资金。警方提醒,退费诈骗陷阱就是利用受害人急于退款的心理而设计的诈骗套路,现在又掺杂了与理财相关的骗术,使骗局更具迷惑性,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想要退费先购买证券?

女子陷入“认购证券退学费”骗局

3月20日清晨5时许,邗江区的张女士收到一条陌生短信,“XX教育机构按国家补贴政策,退还网课费用,请前往QQ 群办理,受理时间仅1天。”碰巧的是,张女士去年花费几千元报名了网课,因为工作太忙,导致部分课程至今未上。最初收到这样的短信,张女士有些心动,考虑到退款的时效性,她随即准备试一试。

对方查询后告诉张女士,可为其申请退还1500元学费。根据短信提供的信息,张女士进群后按照“客服”要求操作,很快获得了第一笔300元退款。她发现群里还有很多自称来退费的学员,一些学员还在群里晒出了退费成功的截图。

此时“客服”提出第二笔退款要以购买国库券形式返还,购买数额增值20%的部分,即为学费退款。看着群里不断更新的到账截图,张女士有点动摇了,她随之买入1000元债券。转账后,岂料有新情况出现,对方以操作失误为由让其重新支付6000元以修复订单。张女士继续转账后,对方又以后台系统故障为由,让其再次购买。

“当时我还想着,完成这轮,学费就差不多回来了,哪知道这竟然是场骗局。”张女士事后惊觉,自己正一步步踏入被事先设计好骗局中。此时她连忙向110报警求助,共损失6700元。民警梳理张女士被骗的经历和聊天记录发现,其遭遇了新型退费骗局,即“认购证券退学费”骗局。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套路解析

数位市民落入退费骗局,迷惑性较强

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期这类“认购证券退学费”骗局层出不穷,仅3月至今就有15位市民落入陷阱。而受害人被骗金额从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

警方介绍,张女士等受害人的遭遇,是因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筛选诈骗目标对象,告知可为受害人办理退费,从而获取受害人的信任。之后诱骗受害人做出添加好友、加入QQ群等行为,随后以验证账户、做任务刷单、购买证券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进行诈骗。等受害人意识到被骗后,骗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清退学费若与购买债券有关,几乎就可以断定这是个骗局。而受害人购买债券使用的网站看似是正规网站,其实是高仿的,是不法分子制作的假网站。”民警提醒。

办案民警披露,退费骗局中,不法分子诈骗手法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筛选人群,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大量购买过网课教程人员个人信息后,冒充网课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群发退费短信,或拨打电话引诱事主加入所谓的“退费”QQ群或微信群;

第二步是下载平台,诈骗分子引导市民在群内点击网址链接下载虚假APP,要求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等资料进行注册,在虚假APP内认购证券、完成任务等,谎称通过此方式可获利返还学费;

第三步是利益诱导,市民按诈骗分子指引,在前期投入小额资金获得本金和返利后,受利益驱动,会继续向诈骗分子提供的多个“个人银行账户”追加资金。此时,诈骗分子不再给予本金和返利,以“操作失误,需充值解冻”“操作完后一次性返还”等理由不断诱导市民转账。

警方提醒

教育机构主动退费?当心有诈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在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家长或参与培训人员对培训课程的关注,有培训机构倒闭、费用没有退,又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一步步地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警方提醒,大家在接到自称“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主动退费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相关政策一定要以政府部门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不明事项可向教育、公安等部门进行核实。事实上,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原路返还给个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引诱投资返利”,极有可能是诈骗。请勿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陌生APP,切记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责任编辑:朱春华
校对:胡迪
审核:肖璐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836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