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我要举报   举报指南   辟谣课堂   真相追踪   警示案例   网信普法  
 

女子收到快递寄来的“神秘礼物”?当心,这又是诈骗分子下的“饵”!

2023年03月 21日 11:36 | 来源: 扬州发布

通讯员 仪公宣 记者 赵雅琼

没有网购,也没有下单,却收到一个快递寄来的“神秘礼物”,世上真的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当心,这可能是诈骗分子抛出的“饵”!

女子莫名收到神秘礼物

扫码还能得生活用品

近日,网购达人小刘(化名)突然收到一个取件信息,称她有一个快递到了某某公司快递收发室。这家公司是小刘之前工作过的地方,但她已离职近一年,为何会有人将快递寄到旧地址呢?一开始,小刘以为是自己网购时填错了地址,但她检查了一圈,却发现这个快递并非是自己下单购买的商品。这个神秘的快递让小刘十分好奇,便委托前同事帮自己取了回来。

“快递面单上写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都是对的,但寄件人却是我不认识的人。”小刘说,打开快递后,她发现里面是一个看起来比较劣质的水杯,杯身上写着“优质客户回馈品”,下方还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此外,快递袋里还有一张卡片,称扫码可以免费领取生活用品,包含大米、水果、食用油等。小刘尝试着扫码,进入了一个对话框,页面上方显示对方是某官方平台客服,称只要提供手机号码,就能免费领取小礼品。世上真的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小刘想起此前社区民警曾给自己宣传的反诈知识,没有贸然继续,而是退出页面,在网络以“莫名其妙收到一个快递”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这一搜索,小刘吓了一跳:原来,收到这种“神秘快递”的并非只有她一人,且某平台还有人专门发帖讲述了自己受骗的经历,称自己在扫码后被骗了6万余元,希望借此提醒其他人不要上当受骗。“吓得我赶紧把手机恢复出厂设置,还把那个杯子给扔了。”小刘说。

千万别扫码!

警方详细揭露此类骗术

记者了解到,近期收到这样印有二维码的“神秘快递”的群众并非只有小刘一个。这些快递里的东西五花八门,有杯子、毛巾、湿巾、化妆品套盒等,做工都比较粗糙,价格不高。相同点是,每个快递里都附有一张二维码,以免费领取生活用品等理由吸引收到快递的人扫码。

“如果收到这样的包裹,切记不要扫码!”对此,仪征公安反诈中心民警介绍,这其实是诈骗分子下的“饵”,且已有人上当受骗。如果小刘当时提供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并按照对方指示操作,便很有可能会被拉入一个群聊,在这个群聊里早已潜伏着一群“演员”,他们不停地收发红包,称自己赚到了钱,诱导扫码者加入他们的“赚钱队伍”。这个所谓的“赚钱队伍”,其实就是诱导刷单诈骗。扫码者一旦在对方提供的app里充值、刷单做任务,就会掉入他们设下的圈套。

“刷单类诈骗其实大家都不陌生了,诈骗分子最终都目的,就是用这些价值低廉的物品获取受害人信任,让他们觉得跟着刷单肯定能赚到钱。”民警介绍,刷单类诈骗的套路一般是这样的:一开始,诈骗分子会予以小利,让刷单者小小的盈利。在刷单的人加大投入后,app就会出现“系统故障”,无法提现。此时,“客服”们便会以“交保证金”等理由,让刷单者一次次转账来“解冻账户”,直至最后刷单者发现被骗,再拉黑失踪。

警方提醒

收到来路不明的快递要谨慎

除此之外,来路不明的快递,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部分电商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提高网店销售排名进行的刷单,通过不法途径获取他人身份信息,发送的空包裹或是不值钱的物品。收到这类快递,市民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一部分则是诈骗。除了小刘所遭遇的诱导扫码的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到付快递类诈骗”。诈骗分子们“广撒网”,盲发快递,并在包装上标示内含物为“数码产品”、“奢侈品”等,吸引受害人缴纳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到付费用。但其实,快递内的物品价值远远低于到付费用。另外,来路不明的快递内如果含有“抽奖卡”,且一抽就中了高额产品,也是诈骗分子设下的饵,目的是为了诱导人联系他们“领奖”,再进行下一步诈骗。

针对这些案例,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防范这类诈骗的最好办法是不贪小便宜,对于到付包裹接收要谨慎。若“到付件”不是自己网上购买的物品,尤其是那些完全陌生的包裹,支付费用又超过快递费用的,要果断拒收,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




责任编辑:朱春华
校对:胡迪
审核:肖璐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836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