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我要举报 | 举报指南 | 辟谣课堂 | 真相追踪 | 警示案例 | 网信普法 |
慈姑留置田中降农残?种植户辟谣
2023年02月 07日 16:24 | 来源: 扬州发布
慈姑在不少地方寓意多子多福,是春节前的季节性蔬菜,通常节前就会下市。连日来,蔬菜批发市场有人传言宝应等地的田中仍有慈姑在采收,是种植户特意将慈姑留置降农残?真相到底如何?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传言—— 慈姑留置田中降农残? “节后一般看不到慈姑采收,春节前都收完了。”今日,沙头居民杨先生反映,他前往蔬菜批发市场采购,听到部分蔬菜商贩商量去宝应慈姑田收慈姑,这令他很好奇,节后还有慈姑采收? 慈姑是扬州地理标志产品。杨先生说,往年立冬过后就是慈姑收获旺季,种植户们都在田里忙着抢收,春节前通常会全部采完,很少听说会将慈姑留在田中等着节后再采收上市的。 杨先生说,慈姑在不少地方寓意多子多福,是春节前的季节性蔬菜,秋冬季节采摘,尤其是春节前一段时间,是慈姑的销售旺季。现在还有慈姑采收,他听后有些好奇。“他们说传言农药残留超标,留置田中降农残的。” 调查—— 节前人工紧张影响采收慈姑 春节后,还有不少慈姑待采收?今日,记者从宝应等慈姑种植乡镇了解到,确实有部分田中仍在采收慈姑。部分慈姑种植田里,采收工穿着防水靴,肩扛水管、扶着水枪,采挖慈姑,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般春节前种小麦,七八月份种植茨菇。” 曹甸镇慈姑种植户顾玉兵说,由于春节前人手不够,临近春节还有200多亩慈姑没有收获上岸,并不是故意留置在田中。 顾玉兵表示,节前蔬菜流通顺畅,市场一直比较低迷的荷藕,春节前市场行情非常好,往年忙着帮采收慈姑的采收工有不少忙着掏藕,两样水产蔬菜节前都忙着抢工。 “市场需求大,找不到人采收,我们也着急。”顾玉兵说,2020年,他和陈育新在曹甸镇郝舍村以及邻村,合伙承包了500多亩农田种植茨菇,春节前抢收了300亩,还剩下200多亩因人手实在紧张,只能春节后再找工人采收。 紧迫—— 迟收已经有不少损失 “大家都知道,慈姑要在春节前才能卖个好价钱。” 顾玉兵表示,能赶在春节前抢收完的,没谁乐意留至春节后,将慈姑留置,造成的损失不小,不仅仅是价格低一些,还可能影响其他作物的收成。 顾玉兵表示,每年春节前慈姑收获上岸后种小麦,六七月份收小麦,清完田后再种植慈姑,收获的小麦还能卖不少钱。“春节后收了再种小麦,产量要受到影响的。” 顾玉兵说。 顾玉兵对节前节后的采收影响算了一笔账,他表示,他种植慈姑已是第三年,每年春节前的批发价要高很多,今年春节前批发价卖到每斤2.5元至3元,现在批发价2元至2.5元,每斤少0.5元,加上因推迟种植小麦损失的,留置到节后采摘对他们来说太不划算。 “慈姑收了都要农残检测的,怎么可能收一部分留一部分,节前收的节后收的都一样种的。”顾玉兵表示,种植慈姑周期短,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附近就有几千亩,节前缺人工部分没抢收上来的,不止他一户。 对于春节前的藕市,宝应当地的挖藕工胡正伟表示,春节前的荷藕行情非常好,他和其他13人组成的挖藕队,节前挖藕的活接个不停,仍有一些藕塘急着找挖藕工,干这行的多是五六十岁的村民,人手本来就紧张。 “挖荷藕的工资一般按斤结算,一天一人掏藕1500斤左右,能有500元左右收入。” 胡正伟称,和采收慈姑比起来,挖藕虽然辛苦一些,但赚的相对多一些,遇到挖藕和收慈姑,很多人还是愿意节前接挖藕的活。 眼下,仍有小部分慈姑田在忙着抢收,种植户顾玉兵说,最近几年关于慈姑的谣传不少,大家别再以讹传讹伤农,今年他们还打算再多种几十亩慈姑,希望春节前全采摘完,不影响种其它作物。 责任编辑:朱春华 校对:胡迪 审核:肖璐 |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83674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