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我要举报 | 举报指南 | 辟谣课堂 | 真相追踪 | 警示案例 | 网信普法 |
外卖套餐的赠饮咋这么随意?
2022年12月 12日 10:45 | 来源: 扬州发布
扬州发布记者 孟俭 文/图 “不少店家都会推出特惠套餐,比单点多个赠饮。”近日,市民徐先生反映称,不少外卖套餐所赠的饮料都特别随意,有一些竟是“三无”自制产品,看不到配料成分和保质期等信息。赠送的自制饮料需要标注详细信息吗?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反映—— 外卖套餐赠饮太过随意 “我们公司没食堂,每天都是点外卖吃。”徐先生说,10月份体检被查出血糖偏高,他点外卖就格外小心,一些含糖量高的他都不会点。最近不少店家推出特惠套餐,他发现这些套餐中都会包含一份赠饮。 徐先生表示,一开始店家赠送的是冰红茶等的盒装饮料,“后来,有的店家直接赠送自制饮料,上面啥都没有标。”徐先生说,喝一口甜甜的,含糖也未标明。 “一个多月来,我发现套餐赠饮有猫腻。”徐先生说,他陆续点过十几家餐饮店的套餐,有的店家送的饮料是包装成品,比如小瓶的橙汁、可乐、红茶等,细看就会发现,部分保质期已经临近过期。 赠饮临期,至少还能知道,但那些自制的饮料就简单用个塑料瓶、碗等装着,压根看不出什么时候制作的,更不清楚保质期有多久,里面到底含了什么成分更是一无所知,对于血糖异常的徐先生来说,更是不敢冒险去喝。 调查—— 又不要钱咋那么多要求? 外卖套餐的赠品多很随意?12月4日,记者根据部分外卖平台上的店家联系方式,联系上了多家套餐中标有赠饮的店家,到底要不要标注配料、保质期等信息,这些店家说法不一。 “我们店都是随机赠送小瓶可乐、矿泉水。”一餐饮老板告诉记者,因平时点套餐的人多,赠饮消耗量大,他们不自制,都是从外面批发回来的包装饮料。不过,他承认,有些可能临期但不过期,不影响饮用。 该餐饮老板坦言,有些店会囤购一些距离保质期两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的饮料,这类饮料价格要便宜得多,超市里都是打折卖的,在他们看来,只要不过期就没什么问题。 “我们赠的是自制饮料,都是当天调配的,柠檬茶之类的。”咨询中,一自称饮料属于自制的店家有些不情愿多解释,他觉得,都是不花钱送的饮料,哪那么多要求,为了口感放些糖也没什么不可,没必要多花钱弄标签再每一份都贴上。 平台—— 出售的都公示原料名称? “2018年10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施行,对原料是有要求的。”针对部分外卖店家对于赠饮过于随意的情况,记者咨询多个外卖平台,一客服表示,比如一份辣椒炒肉丝,平台上是要公示辣椒、猪肉等这些原料信息才算符合要求。 咨询中,该客服表示,要求店家这么做,就是根据操作规范中的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还应在网上公示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对于套餐中的饮料,也应该详细注明。 随后,记者在多个平台查询发现,针对菜品等原料的公示,多个平台的外卖店家每个菜品确有公示,甚至单独出售的饮料,也有原料、保质期等公示。不过,对于套餐中赠送的饮料,绝大多数店家描述模糊,都的只是注“+一份饮料”,至于饮料是什么,自制的还是成品,则没有任何描述。对此,一平台客服也回应称,对于这些未标注的店家,平台会督促店家改进。 声音—— 赠品饮料出事难逃责任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针对餐饮外卖,确实提了不少规范要求。”针对餐饮外卖中套餐赠饮过于随意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应在网上公示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外,餐饮外卖需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容器、包装材料盛放食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另外,对于配送也有相应的要求,其中,高危易腐食品应冷藏配送,并与热食类食品分开存放,餐饮外卖从烧熟至食用要求:烧熟后2小时,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 对于标注,规范也有明确要求: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上,标注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并提醒消费者收到后尽快食用。不过,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这些标注要求,目前只是推荐这么做,暂未强制商家执行,但出售和赠送的食品,都要遵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赠送的饮料若出了问题,作为销售主体的商家难逃责任。”江苏石塔律师事务所邵佳权律师表示,《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标签有着明确的要求,比如生产日期、成分等信息,赠送“三无”自制饮料有一定安全漏洞,应像菜品原料等一样在平台上公示。 责任编辑:朱春华 校对:胡迪 审核:肖璐 |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83674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