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我要举报 | 举报指南 | 辟谣课堂 | 真相追踪 | 警示案例 | 网信普法 |
钓鱼“小药”成了红薯增香剂?
2022年11月 30日 16:50 | 来源: 扬州发布
扬州发布记者 孟俭 “平时用来钓鱼泡饵料的‘小药’,竟然用在了饮食上。”今日,野钓爱好者秦先生反映,一群钓友钓鱼返回途中遇到了烤红薯摊,竟发现他们一直用来钓鱼的烤红薯香精,这令他们很惊讶。钓鱼窝料的“小药”被用在食品上?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反映 买红薯竟发现钓鱼用的“小药” “他用塑料瓶一直在往红薯上洒水,洒之前,还往水里滴了一滴增香剂。”秦先生说,看到摊贩滴了一滴香精,他就询问是什么香精。摊贩见他询问,就从烤箱边的小箱中拿出一瓶“烤红薯香精”。一看到这几个字,他和另外两位钓友不淡定了,因为这是他们平时钓鱼用的“小药”,用来拌饵料增香打窝诱鱼的。 “我们想要过来细看,他不肯,最后红薯我们也没买成。”秦先生说,平时钓鱼打窝的“小药”,能用在红薯上吗?他们询问经常卖给他们“小药”的钓具老板,老板称只卖给钓鱼的,自己也不清楚能不能用在食品上。 喜欢钓鱼的人,一般都会备很多“小药”。秦先生说,所谓的“小药”只是钓鱼爱好者之间的戏称,其实是一些可以用来增香、增味的香精之类的东西,在水中吸引鱼到钓区中。 调查 店家称不少香精是两用型 钓鱼用的“香精”,可以用在食品上吗?今日,记者在多个购物平台查询发现,确实有不少品牌的“烤红薯香精”在售卖,店家多宣称烤红薯时用于增香。 “钓鱼?那你也可以用,我们这个就是两用型的。”咨询中,一店主告诉记者,“烤红薯香精”季节性比较明显,一般冬季用于红薯上,平时多是一些喜欢钓鱼的人购买,用于拌饵料的。 该店主表示,很多香精都是两用型的,比如稻米香精、酒味香精、爆米花香精……这些都可以用在食品上,也可以买回去当“小药”用,喜欢钓鱼的人经常买这些香精。 调查中,一位店主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香精的说明文字,“适用于”一栏写着:“奶茶、甜品、果酒……钓鱼鱼饵等增香”。随后,记者咨询多个店家,均被告知可以用在食品中。 隐忧 用量不一,甚至有品牌标“绝密” “还真有卖给红薯增香的啊,我们和鱼一样的‘待遇’。”当记者告知秦先生有两用型的香精,秦先生有些难以置信。 对于市场上的两用型香精,秦先生心中仍有很多疑虑。他表示,经常用来拌饵料的这些香精,打开后味道很刺鼻,有的甚至闻起来怪怪的,这些香精用在食品上安全吗? “我刚查了一些网店,发现一些店家在品牌一栏上居然写着‘绝密’两个字。”秦先生说,既然允许售卖和使用,品牌还用得着保密吗?更令他担忧的是,这些店家对用量说法不一。 他询问多个售卖稻米香精的店家,有的告诉他蒸饭时滴一滴,有的建议他蒸饭时滴三滴……一滴到底多大的量,这些店家说不清楚,甚至有的店家让他凭感觉用。 提醒 不过量问题不大,平时应慎用 大米、红薯、黄豆、玉米……甚至各种粮食的香精,在不少网店中能寻到,这些标着食用级的香精安全吗? “香精类添加剂,十年前就争议不断。”医生胡方勇表示,早在2011年,针对部分存在争议的香精类添加剂,卫生部召开食品添加剂新闻通气会介绍,经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调查发现,“一滴香”“火锅飘香剂”等产品属咸味食品香精,如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 “国家批准生产的这些香精添加剂,无隐患的前提是按标准使用,使用过程中过量与否,个人有些难控。”胡方勇提醒,香精类添加剂一般是化合物,化合物排泄要经过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这些成分过多,会加重人体肝功能和肾功能的负担,平时家庭还是应慎用这些香精增味,用量难以把握,反而增添隐患。 针对一些店家宣传中的品牌等标有“绝密”,江苏石塔律师事务所邵佳权律师表示,消费者具有知情权,品牌也是知情权的一部分。除了在宣传中不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外,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品标签上也要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呼吁网购平台和相关部门对标注不清的店家整顿,保障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朱春华 校对:胡迪 审核:肖璐 |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83674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