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我要举报 | 举报指南 | 辟谣课堂 | 真相追踪 | 警示案例 | 网信普法 |
电商营销扰民禁而不止,原因在你自己吗?
2021年11月 04日 09:26 | 来源: 扬州发布
扬州发布记者 孟俭 文/图 “双十一”临近,又是各种促销信息满天飞的扰民季。今日,市民钱女士反映称,她一天要收到好几条店家促销信息。 工信部已明令禁止营销短信扰民,这些店铺为何置若罔闻?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发现,店家规避套路有点深。 反映 一天多条促销信息很烦人 “多时一天6条,少时一天3条,离‘双十一’越近越密集!”市民钱女士称,她这几天被电商营销短信扰个不停,很担心临近“双11”这类短信会更多。 钱女士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规11月1日实行,各大购物平台前几天还被工信部等多部门约谈,对促销信息扰民明确禁止,搞不懂这些店家为何还这么不停地发。 “询问了店里,他们让我按照短信上的提示回复退订。”钱女士说,她按照提示回复字母后,第二天又收到该店铺的促销信息。再次联系店家,对方却表示,这类促销信息是外包给其他信息公司的,退订可能会很久才会生效。 今日,钱女士又收到一条半年前她按照提示退订的店家促销信息。“这类信息都有链接,和诈骗信息很像。”钱女士说,她很想弄明白,为何店家这么明目张胆地违规。 调查 购物后被店家暗中套路 上月25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行政指导会,规范电商平台短信营销行为,明确“电商不得擅自发送营销短信”。 “问题出在消费者身上,不是我们的问题。”今日,记者就部分店铺频发营销短信展开调查。亮明身份后,一店铺营销人员吴先生回应,他的店铺都是消费者同意了才会发,钱女士也是同意的。 对于这样的解释,钱女士有些纳闷:自己什么时候同意的? 经吴先生进一步解释,钱女士觉得自己被套路了。原来,钱女士在该店购物后,客服发来一个店铺会员邀请,点开加入后默认接收促销活动。 “没有明显的提示,就这么被认为同意了。”钱女士说,每次购物后店家都会邀请加入粉丝群、优惠群甚至店铺订阅等,每次都是加入会有更多优惠的诱惑,没想到加入后被认为默许同意接收各种促销信息。 现象 店家多“种草”套取信息 针对购物后加入会员等邀请,记者咨询了多位市民,他们都遇到过类似情况。临近“双十一”,多是之前购买过的店铺发来促销信息。 “每次购物后,都有邀请,这里也有猫腻?”市民秦女士称,她也收到不少营销短信,后来手机进行了设置,拦截了不少促销信息,才清静不少。 秦女士称,从11月1日起,经常深夜临近0点有店家发来促销、尾款之类的信息,烦不胜烦。根据记者的提示,她挨个检查发现,居然自己也是被默认同意接收。 “邀请了你就进去,你的很多信息,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店家套取。”针对店家邀请会员等操作,业内人士赵女士表示,这是维护潜在客户群的一种“种草”营销,加入时因为提醒不明显或店家干脆直接设置默认功能,很容易被套路。 赵女士说,被套路后,消费者的很多信息容易被店家获取,比如平时的查询记录、收藏、添加购物车信息等;商家获取这些信息后,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发送一些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促销信息。 提醒 订阅、入群?小心入套! 工信部门近年来的统计显示,“双十一”促销期间的营销类垃圾短信投诉呈现集中爆发现象,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占比高达九成,且衍生出大量相关消费金融类垃圾信息投诉。特别是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发送营销短信等问题较为突出,明显侵害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被套路“同意”接收促销信息,店家的这种行为是否违规? 对此,江苏石塔律师事务所邵佳权律师表示,未经用户明确同意的不得随意推送;加入会员等同意推送,则不好说店家违规,这相当于店家钻了漏洞。 “加入时,要仔细看一些提醒、提示,对涉及搜集个人信息的,要选择‘不同意’。”邵佳权提醒,选择不同意后店家还强行推送,消费者就可以向平台或相关部门投诉。随着各种福利群、会员群的精准营销增多,消费者也应学会识别并拒绝被搜集个人信息,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5083674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