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我要举报 | 举报指南 | 辟谣课堂 | 真相追踪 | 警示案例 | 网信普法 |
这些病症马上要治?这可不一定
2021年01月 25日 10:54 |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闫丹丹)
发热了立即退热? 心脏早搏必须要治疗? ……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 到底该不该“对症下药”马上医治? 又有哪些误区要避免? 一起来看看 01 对症下药别对上“自我保护” 许多人认为“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是合情合理的事,然而,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既是疾病外在表现,也往往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如果对机体自我保护反应也“对症下药”的话,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发热需要立即退热? 发热是身体对致热因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一种抗病措施。如果在发热一开始就使用退热药,不仅对机体不利,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但当人体体温超过38.5℃时,应采取退热措施。 此外,如果怀疑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自行服用退烧药物会掩盖发热症状,有可能会漏诊,对自己的家庭及整个社会造成危害。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吃紧的形势下,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人,请勿自行服用退热药物。应立即去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筛查才是正确的选择。 一咳嗽就止咳?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起到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如果发生咳嗽就使用止咳药品,则不利于炎症分泌物的排出。 见腹痛就止痛? 腹痛是腹部疾病的主要症状,如果过早使用止痛药物,疼痛会因药物的作用而消失,最终掩盖引起疼痛的疾病的临床表现,使医生无法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发生腹痛必须确诊后再进行治疗。 腹泻立即止泻? 腹泻主要是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多由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所导致。这种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会将有毒和刺激性物质排出体外,所以一旦出现腹泻不要马上使用止泻药,可先让它拉一会儿,排尽一些毒素后,再使用止泻止吐药物。若较长时间的频繁腹泻,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导致腹泻的原因使用止泻药物或者其它治疗办法。 02 这些病症治疗可以“悠”着点 定期体检已成为检验我们是否健康的一种方式。然而,体检指标显示异常,就一定得治疗吗?未必! 心脏早搏: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因不良生活方式出现的心脏早搏现象,比如:劳累、熬夜、喝酒、发烧、激动、抽烟甚至饮用浓茶、浓咖啡等原因引起的早搏,经过医生评判属于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但如果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引起的早搏,则须及时治疗。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现象 大部分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随着患者年纪的增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乳腺增生也会相应好转。因此,如果没有明显的胀痛等不适,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但需要注意调整心态,改善情绪,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缓解压力,改变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等。 宫颈糜烂:只是名字吓人 实际上,所谓的“宫颈糜烂”是“柱状上皮异位”的表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并非疾病。大部分“宫颈糜烂”患者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骨质增生:人体的自我保护 骨质增生,是人体在老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骨骼为了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大多数情况没有明显症状,也无需治疗。但如果增生的骨质对周围神经、血管及其他结构造成压迫而发生疼痛,就有必要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参考资料:人民网、科普中国、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等) 责任编辑: |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扬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0000000号-0 |